Hits:5735 Date:2012-07-30
??? ?如果有一天,俄羅斯不再是歐洲最大天然氣供應國,支持巴基斯坦的伊朗對印度來說不再重要,沙特不再有足夠的油氣收入以安撫不滿的國民,屆時世界格局又將發生什么變化?
??? 今年5月,韓國能源部宣布成立專職小組勘探海外頁巖氣資源,利用非常規資源來減少LNG(液化天然氣)進口費用。韓國能源副部長表示,該小組將在中期和長期徹底“大檢修世界能源行業”。這場“世界能源行業大檢修”中,韓國僅是眾多躍躍欲試的國家之一。中國、印度、波蘭、烏克蘭、日本等世界主要能源進口國如今都在積極尋求頁巖油氣資源和開采技術。這些國家或者因為本土油氣資源稀少,或者因為消費增長過快,目前都嚴重依賴于進口油氣。在降低油氣進口支出迫在眉睫的背景下,美國的頁巖油氣技術革命,以及由此帶來的本土油氣產量迅速增長,自然令全球油氣進口國都羨慕不已。
??? 與此同時,一場源自于頁巖氣革命的地緣政治革命也在悄悄進行中。其中,各個石油天然氣出口國,包括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和非OPEC的俄羅斯是被革命者,革命者則正是相應的油氣進口國,且進口比例越高的國家越積極。當然,如果僅僅如此,尚不能解釋油氣進口國如此迫切的變革動力。在油氣除了被出口國用來從進口國賺取大把的金錢以外,還經常被用作干涉進口國內政外交的大棒。面對這樣的強勢賣家,進口國自然有苦難言。
??? 以印度為例,印度80%以上石油依賴進口,其中12%來自于伊朗。伊朗是印度第二大石油進口來源地,但海灣國家在印巴問題上又多支持巴基斯坦,并且一直反對印度擁有核武器,要求印度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伊朗曾經還不顧印度強烈反對,將印度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參股的羅斯塔姆(Rostam)和拉卡什(Raksh)油田國有化,并且在內賈德當選總統后單方面撕毀了向印度北部供應廉價LNG的合同。面臨如此窘境的并非只有印度一個。俄烏斗氣、俄白斗氣都讓歐洲國家看在眼里怕在心里。普京則深諳能源外交的奧義,供應著歐洲四分之一天然氣的俄羅斯管道讓歐洲國家在很多國際事務中,不得不看俄羅斯臉色而行事。雖然油氣進口國們也曾經嘗試過各種方法來改善境地,比如新能源、核能以及不通過俄羅斯的納布科管道(“納布科”原是一位古代巴比倫暴君的名字,從此名也可見歐洲對于俄羅斯的態度)等都是在保障能源安全的迫切愿望之下誕生的;但現實很殘酷,新能源的不經濟性和天然缺陷使其替代化石能源在短期內不可能成為現實。福島事件已經讓很多國家的核電開發計劃瞬間冰凍,并大幅抬高了新建核電項目的經濟和政治成本。氣源的不確定和歐洲國家內部的分歧也讓納布科管道項目幾乎不可能正式啟動。 如果沒有頁巖氣革命攪局,長久以來的國際地緣政治現實似乎牢不可破,直到美國頁巖氣革命吹響了能源領域的獨立宣言。
??? 總的來說,頁巖氣革命給予了各國一個從根本上瓦解OPEC國家和俄羅斯資源控制的可能。目前全球70%的天然氣儲量由天然氣出口國論壇(GECF)成員國控制,這些國家一直在籌劃著建立天然氣“OPEC”, 即”天然氣輸出國組織”,以期徹底掌握全球天然氣出口定價權。但由于頁巖資源在全球的廣泛存在,各國都有可能提高本土油氣開采量而減少進口油氣,有些國家甚至還有可能逆轉成為油氣出口國,美國就是最好的樣板;另外,隨著新的頁巖油氣區塊的發現,以及勘探開采技術的進步,全球油氣供應總體上都會持續增加,新的油氣出口國會不斷出現,這也將改變俄羅斯和OPEC國家的壟斷現狀。此外,這還將挑戰現行的天然氣定價機制,長期以來歐洲和亞洲的進口天然氣價格都掛鉤于油價,價格相當高。但俄羅斯和OPEC國家將不得不作出讓步,天然氣“OPEC”也將成為泡影。據悉,由于美國本土天然氣進口需求的逆轉,以及受切尼爾公司同英國簽署20年期LNG出口合同的影響,俄羅斯輸歐管道氣已經不得不部分參考歐洲進口LNG現貨價格。另外,7月3日,俄國天然氣公司(Gazprom)和德國能源巨頭E.ON在長期合同的天然氣價格問題上達成了庭外和解,這也是俄氣在天然氣市場趨勢下所作出的妥協。
??? 實際上,放在俄羅斯和OPEC面前的,正是天然氣出口量價齊跌的不利未來。根據美國賴斯大學貝克研究所的預測,如果美國頁巖氣革命的成功能在全世界得以復制,到2040年,俄羅斯天然氣在歐洲非前蘇聯國家的市場份額將從目前的25%降低至13%以下。這對俄羅斯來說,無疑是個重大的政治和經濟打擊。油氣出口收入目前占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的25%左右,俄羅斯在亞洲市場的油氣出口也將受到美國廉價LNG出口和亞洲國家本土頁巖氣生產的雙重沖擊。俄羅斯正在規劃中的許多項目都將受到影響。就在不久前,俄羅斯宣布放棄鋪設向日本輸送天然氣管道,俄氣稱此項目“在技術和經濟上都不合理”,決定放棄該計劃。
??? 其實此項目從技術來說并非不可行,日本地震雖多,但橫跨波羅的海的北溪項目和橫跨同樣地震多發的黑海的南溪項目最終也都能開工。關鍵還是頁巖氣革命導致的美國廉價天然氣出口,使此管道在經濟上不可行。此項目運輸距離至少長達3000公里,成交價格至少15美元/mmbtu以上。當項目落成時,澳洲、美國目前在建的LNG出口終端也將落成,日本進口這些國家的LNG至多9美元/mmbtu。因此,此管道項目的經濟性將喪失殆盡。作為這場地緣政治革命中的被革命方,俄羅斯和OPEC國家對于頁巖氣的態度非常有意思,尤其是普京的戲劇化態度。起初,普京對于頁巖氣革命嗤之以鼻,多次在公開場合嘲諷美國頁巖氣革命,并批評美國頁巖氣開采所使用的水力壓裂法會嚴重破壞環境(其實自2007年開始俄氣就一直在使用水力壓裂油氣增產技術)。普京甚至有一次親自在菜單后面畫圖,試圖證明水力壓裂開采頁巖氣會造成污染。但隨后發生的事實是,美國切尼爾公司同英國、西班牙、印度、日本以及韓國簽署了LNG出口長期合同,這標志著美國將在3年后正式成為重要的天然氣出口國。一旦美國目前在建的LNG出口終端全部落成,至少會將目前全球LNG出口能力提升30%。這還不包括澳大利亞、卡塔爾、伊朗在建的LNG出口終端的產能。面對這樣的態勢,壓力倍增的普京不得不放棄鴕鳥政策,直面現實。今年4月,普京在國家杜馬會議上呼吁:“美國頁巖氣技術革命正在顛覆整個油氣市場,所有俄羅斯油氣企業必須要采取應對措施”。普京此次講話如同向全國油氣企業發布總動員,措辭之嚴厲,語氣之迫切,態度轉換之徹底均十分罕見。
俄羅斯政界有句話說:“天然氣價格有多高,普京權力就有多大”。如果俄羅斯因為頁巖氣革命而失去在歐洲和亞洲能源市場的話語權;如果東歐國家尤其是波蘭和烏克蘭不用再看俄氣的臉色;如果中國、日本和印度不再考慮大量進口俄羅斯天然氣,俄羅斯或許將淪為一個二流國家。除了俄羅斯以外,另一個重要的OPEC國家沙特也已經深切感受到了頁巖氣帶來的壓力。沙特石油巨頭阿美石油公司CEO已經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對于非常規油氣開發的擔憂。根據OPEC的資料,全球頁巖油的儲量高達3000億桶,比沙特的常規原油儲量高400億桶。全球非常規原油產量將于2015年達到340萬桶/天,2025年這個數字還會達到580萬桶每天,2035年達到840萬桶/天。其中美國和加拿大的非常規原油產量為660萬桶/天,超過2035年全球非常規原油產量的四分之三,而沙特目前常規原油產量不過1200萬桶/天。如果說一個重要客戶的消失是悲劇的話,更糟糕的是客戶突然變為直接競爭對手。北美崛起為油氣出口重點地區,將對沙特油氣出口直接構成重大打擊。以美國為首的新油氣出口國正不停開發新技術和新區塊,以降低非常規油氣開采成本。美國這樣的額外供應和新競爭者將大幅拉低全球油氣價格,給沙特帶來艱巨的價格挑戰。對于沙特來說,已經幾乎被逼到了盈虧平衡線的邊緣。由于過去動蕩局勢的影響,沙特向國民發放了高達1300億美元的巨額補貼以維持國內穩定和現行君主政體,而且未來還將持續。這也導致沙特原油生產成本的直接上升,其中大部分為維穩支出。據計算,如果將國家維穩支出也考慮在內,沙特原油生產成本已經高達88美元/桶。而且沙特的易開采輕質原油資源正日漸枯竭。在這樣的背景下,包括頁巖油氣在內的非常規油氣生產將直接沖擊國際油價,并和沙特貼身爭搶客戶。當沙特將發現自己不再有足夠油氣收入來保持巨額維穩支出,這將意味著沙特君主制政體將失去金元盾牌的保護。除了俄羅斯和沙特以外,伊朗、委內瑞拉都將因為頁巖氣革命而受到地緣政治上的挑戰。如果有足夠的低價LNG供應,印度在面對海灣國家時將更強勢地表明立場、清算恩怨;委內瑞拉在南美的影響力也將銳減。
??? 如果有一天,俄羅斯不再是歐洲最大天然氣供應國,支持巴基斯坦的伊朗對印度來說不再重要,沙特不再有足夠的油氣收入以安撫不滿的國民,屆時世界格局又將發生什么變化?
??? 我們可以拭目以待。